党群工作
党团活动
党团活动

437必赢会员中心材料教工系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
日期:2021-05-13点击:

       2021年5月11日,437必赢会员中心材料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在机械楼M502召开支部会议,对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辉事迹开展集中学习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: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。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、报国为民、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,是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源。在本次集中学习过程中,作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,大家都颇有感触,表示要以先辈为楷模,不忘国忧、努力奋斗、开拓进取。

 


       黄彦彦老师分享了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先生的事迹,老先生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,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、钢锭快速加热工艺、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,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。彭先生1949年5月,借道香港回北京清华大学,回国前,已于1948年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。多年以后,有人问彭先生,当年已在欧洲学术界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,为何还要选择回国时,老先生说: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,不回国才需要理由。黄老师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,我们需要回望我们国家的科学史,铭记先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,在自己的岗位尽心尽力,不断进取。

 


       通过本次学习,老师们都深有感触。赵虔老师表示,科学无国界,科学家有祖国,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。长期以来,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,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、宽广的科学视野,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。从李四光、钱学森、钱三强、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,到陈景润、黄大年、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,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。钱扬顺老师认为,我们要学习“两弹一星”功臣们勇于探索、勇于创新的精神。钱老师说,从原子弹到氢弹,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,比美国、前苏联、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。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方案,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。“两弹一星”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。"两弹一星"精神表述: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勇于攀登;作为高校教师,我学习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员工,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。陈渝老师认为党组织开展学习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,当我们再一次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:于敏、王大珩、邓稼先、钱三强这些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名字,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身上那闪光的高贵品质,他们把个人志向和民族复兴大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,可以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,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,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,毅然回到祖国;几十年中,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,默默无闻,艰苦奋斗,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。


       古有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爱国志士,现在的我们有“许身深潜,科研报国”的无名英雄。材料工程系教工党支部,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更应该学习发扬596工程精神,学习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奉献精神,努力完成时代交给我们高校教师的使命,从自身做起,认真工作,勇于挑战创新,不畏艰苦,不断进取。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